梦幻无痕 > 其它小说 > 侦探小说有哪些 > chapter10 成为伊莱莎

chapter10 成为伊莱莎 (第1/3页)

她盯着这行毫无美感的字迹看了足足一分钟,突然回过神来,打了个寒颤。

为什么会想到写这个?

从印着铅字的轻型纸上读一个故事,和真的置身其中是完全不同的。

她不记得德伯维尔究竟有没有害死过一个德国女孩了,但他确实是死了,被苔丝用餐刀捅破了心脏。

读这本书的时间已经太过遥远,她不能说是忘得一干二净吧,至少也是十不存一。

伊莱莎努力回忆这个故事,第一个冒出来的关键词是索罗,那个死掉的孩子,也就是她跟苔丝初见的夜晚。

乡村小贩约翰·德伯菲尔德偶然得知自己是名门望族的后裔,让自己的女儿苔丝去富有的德伯维尔家去攀亲戚,名义上的表哥亚历克·德伯维尔诱/奸了她,她离开德伯维尔家,生下了一个私生子。

私生子死后,她去牧场做工,遇到了安吉尔·克莱尔,与他相爱并结婚。在婚后,她向安吉尔坦白了自己的过往,安吉尔无法接受,两个人分居。

这就是她成为伊莱莎之前发生的事。

之后呢?

安吉尔去了巴西,约翰·德伯菲尔德去世,苔丝为了养活一家人,不得不跟亚历克·德伯维尔同居,当他的情妇。

从巴西归来后,安吉尔想跟苔丝复合,苔丝却表示他们再也不能在一起了。她绝望地刺死了仇人,最后被处以绞刑。

这本书里关于原本的“伊莱莎”的描述并不多,篇幅比她还能回忆起的剧情还少,除去最后结局里晴天霹雳一样的谢幕,她甚至都忘了苔丝还有一个妹妹。

原来的剧情本来就没有伊莱莎-露易莎的事儿,她完全可以撒手不管,为什么要参与进去呢?

就像一个读者一样看下去,有什么不好的?

接下来会发生的事跟她有关吗?

约翰·德伯菲尔德死了,家里纵然失去了一个经济支撑,但是也少了一个麻烦。

他死了,苔丝就可以“顺理成章”地去当德伯维尔的情妇,养活这一家子老弱妇孺的包袱也可以卸掉了。

最后,苔丝会死,她会跟安吉尔·克莱尔在一起,但是她也可以不答应啊,她现在的收入养活自己绰绰有余了。

她为什么要把自己当成伊莱莎,想把养活全家人的重担接到自己身上呢?

成为伊莱莎也不是她可以选择的事,她凭什么不能冷眼旁观这场压榨,这个处决?

从法律的角度讲,苔丝杀了人,以命偿命,是应该的;从文学的层面来看,她的死是一种象征,一个对时代虚伪道德的挑战,从美学意义到技巧安排再到道德隐喻,这些分析足够写一篇硕士论文——多么有价值的死。

她为什么忍受不了看着这个纯洁的女人死掉,就连创造她的人——作者,她精神上的父亲,毫无疑问也是爱她的,但还是毫不留情地安排她死掉了。

伊莱莎深吸一口气,从口袋里扯出手帕,把脸上的泪水擦干。

在晚上容易情绪过激,这是人类的通用毛病,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。

她把写了“斯托克”的纸揉成一团,往桌上一扔,打算吹灭蜡烛。

吹灭……毁灭……

直到你被毁灭……速速地灭亡。

牧师讲道时说的几句话在她脑海里冒出来,伊莱莎展开揉皱的纸团,在上面匆忙地写了几行字。

“你要去牧师宅?哇噢,伊莱莎,看来我们烤面包的时候得分点儿白垩粉给你,让你擦一擦脸。”山姆语气夸张地开了一个行业的玩笑。

以前小麦粉价格还没这么低的时候,工业城镇里竞争激烈的面包坊会往小麦粉里面掺白垩土,来降低成本。

诚实的乡村面包师们对这种造假的行为当然很鄙夷。

“有这么严重吗?”伊莱莎借着玻璃的反光照看自己的脸,此时窗外尚且一片漆黑,她把五官看得清清楚楚,但是在色彩上就不是那么明显了。

帕夫太太走过来捧起她的脸,凑近观察了她的眼下,安慰她:“这没什么,是因为你太白了,眼睛下面看着才有点黑。对了,你今天怎么想起要去克莱尔先生家送面包?”

伊莱莎叹气:“听说克莱尔先生的小儿子在巴西,我母亲的一个朋友也想去看看,就托我去打听一下。而且……我可能得罪了常蒂小姐,想去登门再解释一下。”

大家都默契地没有问她是怎么得罪了人。

话少的派克安慰她:“常蒂小姐的脾气很好,除了教书的时候有些严厉,其他时间很好说话,不管是跟她的学生还是跟佣人都不会摆架子。过圣诞节的时候她还给每个学生都送了用彩带装饰的蜡烛,还有姜糖饼干。”

看来他对常蒂小姐的学生有些过分关注,伊莱莎八卦地想。

克莱尔太太不怎么关注这些八卦。

但她对这个乡村姑娘记忆深刻,除去她那做得太美味以至于诱惑他们违背一向谨守的戒律的糕点外,她的容貌和并不与之匹配的出身也让人有些担心。

最新小说: 陷落玫瑰 死后成鬼帝,我被女儿契约 长梦绕长安:千年轮回魔咒 替嫁躺平后[年代] 重回九零闯鹏城 我的校草好大儿穿来了 被赶往封地就藩,陛下何故谋反? 见我 缀玉含珠 坏情诗 点燃一颗月 恶毒小姨奶她下乡了[七零] 寻乐指南针[带球跑] 鸾凤和鸣 前夫怎变偏执狂 今港夜浓 折骨不烬 从婴儿开始肝成道君 魔女小姐不想成为歌姬 陵江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