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91章 四宗罪 (第1/2页)

推荐阅读:

【四宗罪】

上一次在正史记载中看到君臣刷屏互骂,还是唐僖宗与高骈。

李从珂应该是真气急了,看他这段简短的回怼,真可谓是口不择言,如含粪喷人,伤敌一千,自损八百。

这一次的骂战持续时间很短,主要原因有两个:一是双方都不光彩,屁股都不干净,怼来怼去,双方都是光着屁股推磨——转着圈儿的丢人;二是双方关系破裂,朝廷已经出动了军队,要先发制人,能动手就别吵吵。

石敬瑭召集幕僚,慷慨陈词,历数朝廷四宗罪:

其一,食言失信。

石敬瑭离开洛阳赴镇河东的时候,李从珂金口玉言向他保证,“与卿北门,一生无议除改。”皇上亲口说的,让我坐镇河东,既不会罢免,也不会移镇,然而他现在却将我移镇到郓州。

其二,误会猜忌。

“忻州万岁乌龙案”导致李从珂对石敬瑭的猜忌加重,很可能是这次移镇命令的导火索。石敬瑭虽然斩杀了三十六位将士,却不能打消李从珂的疑虑。

其三,酒后失言。

公主奔赴洛阳参加李从珂的生日宴,李从珂醉酒之后,当众对公主说出“尔归心甚急,欲与石郎反耶”。酒后吐真言,李从珂在酒精的作用下,褪去了伪装。用石敬瑭的话说,“此疑我之状固且明矣。”

其四,朝政昏暗。

李从珂亲小人、远贤臣,政治昏暗,满朝奸佞。

随后,石敬瑭一把鼻涕一把泪,哭诉自己的委屈冤枉:“我对朝廷忠心耿耿,从没二心!然而朝廷却主动开战,如果我再不有所动作,就只能坐以待毙了。何况,太原居险要之地,粮草充足,我怕啥?如果朝廷能容我,我就愿意侍奉他;如果他敢诉诸武力,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!”

石敬瑭集团内部主要分成两派,一派以赵莹为首,主张听从朝廷诏令,去郓州任职;另一派则以段希尧、桑维翰、刘知远为首,主张抗旨不遵,跟朝廷动武。而幕僚薛融则说自己只是一介书生,不懂军事,选择弃权。

其中首席谋士桑维翰向石敬瑭献上了一条至关重要的计策:勾结契丹为援。

一场轰轰烈烈的灭国之战即将打响,这常战争意义重大,其性质是境外发动势力支持国内反政府武装,推翻合法政权,建立傀儡新政权。听起来像不像灯塔国常干的事儿?

这一仗,也在中华大地上诞生了一个着名的汉奸政权——后晋。

由于这段历史比较冷门,很多人主观上忽视不屑,又先入为主,认为契丹大军勇猛无敌,中原军队脆弱不堪,所以契丹大军一路南下,摧枯拉朽,后唐李从珂溃不成军,石敬瑭建立后晋。

这是严重的误区。

事实上,这段历史有多次改写的机会。契丹人的军队并没有那么无敌,契丹人的斗争意志也没有那么坚定(凭什么为石敬瑭卖命?),而且后唐的军队也足够对契丹军队产生致命威胁,后唐还有一个终极制胜武器——耶律倍。

契丹军其实打得非常谨慎,甚至一度做好了抛弃石敬瑭、抱头鼠窜的准备。

然而最后的结果却仍然是石敬瑭建立后晋,李从珂国破身死。令人唏嘘感叹。下面,我就将详细展开,站在不同的视角,深入思考其中的原因。

石敬瑭起事之初,列举了李从珂朝廷的“四宗罪”,为自己的反叛行为披上了合法的外衣,使自己看起来名正言顺,出师有名。

5月14日,李从珂下诏,剥夺石敬瑭的一切官职爵位,下令张敬达等率兵进讨。战争正式打响。

战争刚一爆发,先锋军总指挥安审信就阵前叛变,与安元信等将领率领数百亲兵卫队投奔石敬瑭。

原因是驻防代州的禁军将领安元信,与代州刺史张朗是好朋友,得到战争爆发的消息后,安元信秘密对张朗说:“我看石敬瑭是个忠厚长者,一定会取得战争的最终胜利,我们最好暗中归附,以保全自己。”

张朗断然拒绝。

安元信就想暗杀张朗,阴谋败露,于是率领部众逃到安审信处,二安随即在驻地烧杀抢掠一通,然后手拉手投奔到太原。

安审信是老功臣安金全的侄子,跟石敬瑭的私人关系密切。

石敬瑭接待了二安,并问安元信道:“你怎么知道我会最终获胜呢?目前来看,朝廷势力强大,而我弱小呀。”

安元信回答道:“我不懂什么星象,也不知运数。但我知道一个道理,人无信不立,何况是治理天下的君王?如今,李从珂失信于你(一宗罪),你是他的亲人、战友,是国家的功臣元勋,他连你都能辜负,何况我们这些疏远卑微的小人?所以,我断言,李从珂一定会失败!”

石敬瑭听得是心花怒放,对他信任有加。

两军对垒,将军叛逃,是很常见的事。有些统帅处理地就很得当,略施小计,就能借刀杀人,让地方统帅猜忌己方叛将,继而予以诛杀。

而朝廷大军的做法却蠢到了家,他们把二安及所有叛逃将士的妻儿老小全部

最新小说: 唐时明月宋时关 三国:屯兵百万,你管这叫普通县令? 拥兵百万让交权?朕这生如履薄冰 大唐:父亲您不造反,我造反! 天崩开局,从死囚营砍到并肩王 我死当天,顾总和白月光订婚了 无敌冠军侯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大唐小贤王 大婚之日,我的老婆不正常 谍战:我能看见情报价值 无敌升级王 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我怎么还活着? 东北出马笔记 大明流匪 抗战:从八佰开始 人在南宋,我与蒙古争天下 一号狂枭 吐槽节目:我怒怼百万家长